中教数据库 > 地震地质 > 文章详情

2008年M_S8.0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在映秀地区的演化特征

更新时间:2023-05-28

【摘要】强烈的地震不仅能够在山岳地区触发大量的同震滑坡,对震后灾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水平也存在重要影响。因此,研究地震滑坡的演化特征对于强震区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作用。文中以2008年M_S8. 0汶川地震震中附近受到强震扰动的映秀为研究区,通过对该区域(面积约66km~2)震前1期(2005年4月)、震后5期(2008年6月、2011年4月、2013年4月、2015年5月和2017年5月)的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滑坡解译和编录,借助GIS平台,获取了高程、坡度、坡向、曲率、地层岩性、距最近水系的距离和距发震断裂的距离这7个主要因子的数据,研究地震滑坡的长期演化特征;同时,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时期的滑坡活动性强度,对该区域内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灾害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。结果表明,2008—2017年,研究区内的滑坡总面积急剧减少,同震滑坡面积从21. 41km~2降低到1. 33km~2,表明震后滑坡的灾害活动程度已经恢复或接近震前水平。整体而言,研究区内滑坡的规模不断减小,滑坡活动性随着时间减弱,再活动滑坡和新增滑坡数量也相应减少。滑坡灾害体面积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高程为1 000~2 100m、坡度为30°~55°、坡向为40°~180°、曲率为-2~2的区域。此外,汶川地震映秀研究区中的彭灌杂岩体环境更利于滑坡的产生,而沉积碎屑岩岩性更利于滑坡活动性的恢复。距最近水系的距离> 1 600m时,水系对滑坡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,且研究区地震滑坡存在上盘效应,即断裂西北地区的滑坡数量远多于东南一侧。

【关键词】

20597 2页 免费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

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

0/500
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教立场
相关文献

推荐期刊
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2021022288号-1

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